【防疫措施】袁國勇總結抗疫7大「教訓」 提醒市民勿擅改動廚廁喉管
發布時間: 2022/08/31 13:10
最後更新: 2022/08/31 15:47
傳染病專家、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(31日)在專題演講,與物管業界人士分享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間,到各類不同物業包括私人樓宇、公屋、商場、酒樓等探究,嘗試找出病毒傳播成因的經驗,並就物業管理如何可令物業更加衞生安全及預防病毒作交流。
袁國勇總結在抗疫過程中所得的7大教訓。他首先指出,早在16年前,當在野生果子狸發現與沙士類似的冠狀病毒時,便已在論文中預警南中國海有食野味的習慣是「計時炸彈」,應準備與沙士類似的新發性病毒從動物傳人。他又舉例指歷年來在港爆發的沙士、禽流感、新冠等新發病毒疫情通常首先在街市爆發:「農場有生物安全標準,但街市唔係農場,擺好多糞便、毛,加上多人會去,當然會出事。」
新冠病毒可經空氣傳播,其中袁國勇更形容Omicron空氣傳播能力是「未見過咁犀利」,而且病毒亦可在渠管長時間生存。他表示:「喉管唔漏水唔代表係唔漏氣,,空氣可以經接駁口或輕微地方滲出。」
袁國勇提醒,市民不應改動廁所及廚房的喉管設計,U型隔氣管亦要定期補水。他又指出,發現不少人在開啟抽氣扇時,同時打開廚房、廁所及走廊的窗戶,導致室內形成強負壓環境,令氣流從天井返回室內,另外,不不樓宇亦有排氣管過短、舊樓未設U型隔氣管,及室內空氣調節未達標準等問題。
袁國勇建議,新建築規範應包括污水渠、U型隔氣管等喉管維護,重建不符規範的舊樓,在開抽氣扇時,應緊閉窗戶。他又呼大眾盡快接種新冠疫苗:「最緊要唔好死,唔好有重症,真係唔打得就每日做快測。」
【TOPick診症室】椎間盤問題或影響日常細微動作 骨科醫生拆解不同徵狀成因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記者:黃穎津